李欽泓 Li.Chinhang
李欽泓 Li.Chinhang(1963~)
性別:男
學歷: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(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
現職:專業水彩創作
經歷:
1983 年 北區七縣市寫生比賽第一名
1985 年 12 屆全國青年水彩寫生比賽大專組第二名
1986 年 13 屆全國青年水彩寫生比賽社會組第一名
1987 年 國立藝專全科寫生比賽水彩第一名、專科展水彩優選
1988 年 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畢業
1988 年 苗栗文化中心個展
1989 年 金門縣文藝季美展水彩優等
1990 年 45 屆全省美展水彩優選
1990 年 第八屆高雄市美展水彩優選
1991 年 第五屆南瀛美展水彩佳作
1992 年 豐原名家藝術中心個展
1993 年 苗栗文化中心個展
1994 年 OK 畫室出版畫集1、2、3
1995 年成立工作室「後龍工廠」佔地面積八百坪。「無言的絕對-大霹靂畫冊」出版
1998 年 經營OK 美術館
2000 年 深度蒐集中國古代字畫
2001 年 博覽群書,收藏印證古畫並與藏家研究考證字畫
2006~2010 年 「無天無地,空空雕塑展」與「行腳名片展」—行為藝術
2008~2009 年 蒐集古畫研究
2010 年 「行腳名片展」並介紹藝術家蕭榮慶於合鄉美術館個展
2011 年 藝術的終點站「行腳名片展」於合鄉美術館展出
2011 年 出版「個人畫集」與「字畫蒐集」兩本由合鄉美術館出版
2011~年 合鄉美術館駐館藝術家
2013 年 「畫我故鄉」水彩展
2014 年 專題創作「蓮花系列」
2015 年 上華視 - 神氣家族 - 新春特別節目 - 藝術家專輯
2016 年 新墨派國際巡迴9月展 - 台灣合鄉美術館
2016 年 參加新墨派2016上海藝術博覽會特展
2017 年 威尼斯雙年展邀請國際新墨派工作團隊參展
作品風格與媒材:(採訪∕劉貞)
水彩寫生創作「形神兼備」表現一直延續至今,從寫生造形至寫意的神韻
,用色明亮嫺熟。以進口300 磅、600 磅的ARCHES 水彩紙和日本品牌的透
明水彩顏料為媒材,進行專題系列創作-「蓮花系列」。以現場取景,腦海瞬
間構圖與調色,快速的落筆於紙材上,有如懷素寫狂草、公孫大娘在舞劍一樣
。直接用中國毛筆、排筆及水彩筆擷取物象的部份,視畫面的變化取景安排適
當位置。用噴壺灑水或是用色彩潑、灑、滴、流成色塊斑點,自然灑脫;流動
的墨色濃淡乾濕間吸住色彩又成了抽象的景,雋詠飽和。流動交融的顏色成了
畫面牽動視覺美感的靈魂,亦是繪畫特色。畫家潑灑藍色經噴水霧狀後,在
Arches 紙材上形成了粉青、粉藍或是藍寶石斑點的層次,在濃淡層次的藍色
裡出現白色雪花,藍色深處濃郁華豔閃亮,水彩在紙材上形成了結晶斑,溫潤
如玉。這種色澤豐富高雅有如明代宣德時期瓷器中的「洒藍釉」又稱為「吹青
」的色彩,一如出現在「洒藍釉」碗上的外表釉色,經中西融合筆法的現代水
彩創作畫面裡,堪稱絕美。快速幾筆的物象造型勾勒,取之於書法線條精神,
讓虛實空間成了天趣。意筆的線條與色塊修改了原物象的實景,所呈現的是畫
家心靈美感的再現。「蓮花系列」橫幅聯屏的構圖與中國傳統長卷繪畫的移動
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,打破東西方水彩畫家長期以單幅構圖的固定模式,有無
限延伸的視覺美感,締造水彩畫新的「橫幅長畫環境空間與造形美學的紀錄」
。水彩「蓮花系列」聯屏創作長度與莫內在巴黎橘園美術館弧形連續空間的牆
面油畫長幅《大睡蓮》有相近的地方,與當代書法家董陽孜的長卷書藝作品的
空間虛實安排有著相通的特性。在潑、灑、滴、流、畫、噴與速度之間形成特
有的繪畫風格,音樂旋律濃郁,創作過程可以讓人感受到畫家的心靈思維和畫
面是互通的,共鳴的,用筆用色比趙春翔更潑辣、豪放,審美思緒更快。
創作心得:
對中國古代書畫家張旭、懷素、米芾、蘇軾與近現代的八大山人、齊白石
、石魯、張大千、趙春翔,當代畫家蕭榮慶;西方畫家莫內、蒙德里安、克萊
茵、帕洛克與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等等的潛心研究與愛好,是向前輩學習與借鏡
。把西方科學的色彩、質感與量感的繪畫表現,融入了中國的畫法氣韻,把生
活的感想付諸在創作裡,作品具有生命旋律。戶外寫生創作是身體的行動藝術
,天人合一的表現。心氣合一,吸收大自然,經過腦海的內化後,它含有文化
、詩、舞蹈和生活的結合,換言之就像修行者一樣,禪的意味更濃。畫家把練
氣功的「心靈能量」和「沉靜專注」融進到寫生創作裡。將意念放空,不立意
在筆先,取物象造形的局部,取色彩,放諸於筆毫之尖。對物象的總體感覺就
是一種渾然的覺知,在腦海調色與構圖,落筆成天趣,疾緩快慢成自然,畫面
色塊和造形厚重。畫家對現代名家燒製陶釉色彩和古玉的研究,對中國五大名
窯燒製出來的瓷器釉色,再三研究並應運到自己的繪畫創作裡,下筆用色精準
。以東方的墨為主,色彩揮灑在雪白紙上,特別是具有台灣本土的豔紅、藍、
黃、綠、黑等色彩,有如寺廟的彩繪一樣,是台灣色彩的象徵。作品黑白相對
,擷取了傳統水墨畫的虛實相生觀念。藍紅相映,黑綠並列,作品強烈的色彩
元素正是本土畫家的特色,不在物象的原封搬動,而是自由擇取消化,畫面有
具象亦有抽象符號。黑墨的使用,打破中西方水彩畫家在紙材上大量的運用,
墨韻層次飽滿;中鋒線條勾勒花朵梗亦如書家書寫行草,快慢舞動。畫面融合
了東西方藝術精神,是藝術精華的提昇,讓溫潤的玉質化顏色、墨韻與線條自
然組成。創作裡把色彩色光合一,因為不是固定的對景寫生,反而是畫家整個
身體的繪畫動作,心靈動能與畫紙、畫板、顏料、時空和情感的鋪陳合一,它
是一個完整的平面繪畫、地景藝術、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的大融合呈現。
代表作品與著作:

• 《當代藝術 臉書-活的對話》- PDF試閱檔

• 《壹千公尺》

• 《藝術園丁的夢》- PDF試閱檔

• 《千年絕響》- PDF試閱檔

• 《新水彩視野 蓮花系列 西雅圖展出》- PDF試閱檔

• 《當今水彩畫家第一人》- PDF試閱檔
• 《大霹靂畫集》1995 年出版
• OK 畫室出版《畫集1、2、3》1994 年出版

• 《藝術家蒐藏展集冊》

• 《藝術的終點站畫集》
